最近有个新闻,挺新鲜的。 上海一位女士,因为一个微信的微笑表情,被公司开除了。 就是这个表情。 这事儿还闹上了法院,法官也挺纠结。 28岁的刘小姐,之前在上海的一家教培机构工作,还是一个高级专员。 她挺热爱这份工作,一心想要好好干。 万万没想到,自己竟然因为一个微信表情,被开除了。 是在去年6月,她和一个同事闹了矛盾。 俩人在群里争执起来,同事给她发了个“微笑表情”。 这个“微笑表情”就有意思了。 如果是我妈看,这是礼貌友好的笑容。 但是让咱们熟悉网络的小伙伴看,那就是明晃晃的不满和嘲讽。 28岁的小刘显然是懂这个表情的。 她被激怒了,一顿骂人输出。 之后还不解气,又连发了两条“微笑表情”反击对方,骂道: “少TM在这里给我发死亡微笑,就TM你会死亡微笑。” 刘小姐骂得挺爽,但是对方反手就把她举报了。 公司为了内部和谐,选择辞退刘小姐 。 刘小姐更气了,直接把公司告上了法庭。 法庭上,她满腹委屈地解释,自己之所以言辞激烈,都是因为对方先发“死亡微笑”激怒自己。 这事对于法官来讲,也挺新鲜。 审理这个案子的乔法官,是个60后阿姨。 她可能也觉得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微笑而已,不明白为啥会让刘小姐受那么大刺激。 而事实上,这个表情台面上的理解,它也确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微笑。 所以刘小姐总归是不占理。 最终不得不接受调解,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。 这个事儿,我觉得挺有意思。 现在大家都天天聊微信,天天用表情,但是很多关于表情的门道,你可能都不知道。 刘小姐说的“死亡微笑”,其实一直都是个备受争议的表情。 不常用微信的人,会觉得这是个普通的微笑。 但稍微多上点网的同学都知道,它别有寓意,甚至很有杀伤力。 有网友就说,这是一个“让人毛骨悚然的假笑”,在微信里发这个表情,跟骂人没啥区别。 人们还仔细分析过这个表情。 首先说,一个看起来舒服且真诚的笑容,应该是颧大肌和眼轮匝肌一起收缩,眼睛会很自然的眯起来。 之前美国的心理学家保罗·艾克曼也专门做过研究。 他认为,只有活动到特定部分肌肉的微笑,才是“真正快乐幸福的微笑”。 就像下面这张图,除了小男孩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,其他人都是假笑。 而微信这个“微笑表情”,嘴角疯狂上扬,眼睛却瞪得溜圆。 给人一种“皮笑肉不笑”的感觉。 不止于此,它的眼睛还露出大量眼白,向下俯视,有点像翻白眼,有点“不屑一顾”的意思。 这样的笑,不仅没有亲和力,还让人感觉带有嘲讽、冷漠、不满的意味,十分不友好。 所以在大部分年轻人的认知里,这个“微笑表情”的确是有点阴阳怪气。 很多时候,我们会用它来表达不满和嘲讽。 脸上笑嘻嘻,心里mmp。 用它来怼人。 表示不想跟你聊了,你爱咋咋地吧。 用它来隐喻。 真正的潜台词其实是“你TM是个傻子吧”。 用它来震慑。 不怒自威的压迫感,一个表情就够了。 当然,腾讯设计这个表情的初衷,肯定是想表达愉悦。 所以现在很多长辈还是特别喜欢用这个“微笑表情”。 年轻人在这种时刻就要努力调整心态,拼命告诉自己“我妈不会讽刺我的,她是真不懂”。 但如果是上司或者老板发这个表情,那还是难免让人感觉大祸临头了。 说回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刘小姐。 她其实也是个笨孩子,只能理解“死亡微笑”,不懂得运用。 要是别人给她发一个,她也回以,再来一句“呵呵”,不就得了吗。 不但扳回一局,更不至于丢了工作。 其实这两年,因为微信表情闹上法庭的事儿并不少。 微信表情甚至已经被写入了判决。 也就是说,这些常常使用的表情,在特定情境下会被当做证据。 2022年,江西的一个男子,就因为微信上回复了个“OK”,成了被告。 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在外面欠了钱。 债主找到他,让他做其儿子的债务担保人。 两三天后,他在微信上回复了一个“ok”的表情。 没想到,因为这个表情,法院最终认定该男子为这笔债务的担保人,判定他与其儿子共同偿还。 还有,之前有过一起人格权纠纷案。 被告和原告发生矛盾后,通过微信发送了多个“炸弹”的表情。 原告呢,就认为对方对自己有人身威胁之意,把对方起诉到法院要求赔礼道歉。 还有,之前广州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。 房东要求加租,但租客既没表态接受,也没搬走,只回复了一个“太阳”表情。 后来双方也是闹到法院。 租客就因为这个“太阳”表情,被法院判定为主观意愿同意加租。 你看看,这小小的微信表情还不能乱用,搞不好真给自己惹麻烦。 咱们大多数人,倒是不太可能因为微信表情摊上官司。 但如果不懂那些表情的奥秘,而让聊天对象产生误会,或者感觉不快,肯定是常有的事。 因为微信里的很多表情,用得久了,现在都意味深长。 比如“再见”这个表情,官方定义是“礼貌再见”。 但这翻白眼的表情加上再见的动作,很多人就觉得它代表“友尽”。 意思是“打住吧”“别聊了”“跟你实在没话说了”。 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发,就容易引发误会,让别人觉得拒绝或者冷漠。 比如来自客户的,可能就会让你心里一凉。 当然,在亲近的人中,它也可能是一种幽默的表达。 比如闺蜜问你怎么还不找对象的时候,你就可以回她。 这里面就有一种草率的抗拒,但是又有一种幽默的善意。 然后还有一个表情,一般也是只能很亲密的熟人才能用的。 就是这个翻白眼。 它大体上是“无语”“懒得理你”的意思。 一般的关系,经不起这个白眼。 比如领导说“晚上加会班”,你回一个,那你八成是不想干了。 但是你亲弟弟说“老姐,再给打点钱吧”,这个白眼就派上用场了。 然后再说这个“坏笑”的表情。 它最初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猥琐又不怀好意。 但现在很多人用它表达“你懂的”,“达成一致”。 就是两人之间一种不可言说的心领神会。 这个表情虽然又丑又猥琐,但它的含义相当正面。 你给别人发这个表情,他会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。 和坏笑很相似的,还有一个阴险。 阴险也是看起来丑丑的,但用起来很正面的表情。 一般是表达“小坏心眼得逞后的得意”。 貌似猥琐,实则还挺磊落。 我感觉熟练运用这个表情的人,一般情商都比较高。 作为一个讲团结讲礼貌的民族,我们最常用的表情就是笑容。 所以微信表情里,有很多种笑法。 咱简单科普一下。 首先大家要记住,一定不要用,来表达微笑了。 你真要想发个礼貌性微笑的话,应该是这个表情。 要是想更友好、更开心一点,就可以用。 要是还要更开心,那就,或者好几个。 当然如果想要矜持点,就可以用。 想要亲切点,就用。 大体这么个意思。 当然每个群体喜欢用的表情也都不一样。 我看过一个官方统计,说70后表达开心,更喜欢捂着嘴笑的这个。 80后最喜欢用的,是这个呲牙笑。 90后用得最多的,是笑哭的表情。 到了00后,则更喜欢用俏皮一点的表情。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执着,还挺好玩的。 中国人对“说话”很有研究,会把一句话分析出好多意思。 而现在我们用微信用的多,微信表情也用的多,表情的门道也就多了起来。 关键是微信交流又看不到人的表情,同样一句话,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。 所以懂得简单的文字和表情的运用,很重要。 中青报就曾做过一项调查,结果显示: 有31.5%的受访者认为使用“呵呵”“嗯”“哦”等词语是不礼貌的,冷漠的。 还有网友说,自己仅仅因为给客户回复了“微笑表情”,就被投诉了。 理由就是,对方认为他在阴阳怪气。 所以很多时候,我们都不自觉地玩起了叠字游戏。 把“嗯”改成了“嗯嗯”。 把“哦”改成了“哦哦”。 把“哈哈”改成了“哈哈哈哈哈”就是为了让对方感觉自己放低姿态,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 人这种动物,就是很擅长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。 好多事情都是,刚开始一切都很正常,但天长日久,就慢慢变了味儿,或者有了更多道道。 分类: 社会2023年8月14日您可能还想看以下文章加州大火烧毁的上万豪宅中,一栋超级豪宅毫发无损2025年1月17日生女当如杨妞花|曾经被拐的女童一血被拐之仇2024年10月31日为什么被拐女子基本跑不掉?2024年10月29日郑永年预警:中国可能将面临一个全面弱智的时代!2024年9月24日犹太人不会主动告诉你的7个事实2024年5月4日明后年会流行什么疫情?这不是预言,是预警。2023年8月18日